中国银行百年辉煌历程


龙泉收藏网 2012-02-19 01:49:55 浏览量:0

     从1912年至1928年中国银行一直担负着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中央银行的职责。在此期间,中国银行的经历可为一波三折。在北洋政府时期,为应付北洋军阀庞大的开支,本来经营良好的中国银行,与同为国家银行的交通银行,受到北洋政府的控制,被迫滥发钞票,造成通货膨胀,纸币贬值,引发全国的挤兑风暴。当时的段祺瑞政府无力应对,更无视民众的根本利益,竟下达了“中国、交通两行自奉令之日起,所有该行已发行之纸币及应付款项,暂时一律不准兑换、付现”的停兑令,引起全国的恐慌。在北方地区,以北京、天津等区行发行的、限地方使用的、称为“京钞”的纸币,由此身价大跌,壹元面值的,跌至7、8角,甚至4、5角,致使中国银行的声誉大损;而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代表的南方各省分行发行的纸币,因为有浙江大财团的倾力支持,抵制“停兑令”,坚持正常的兑换营业,几天即平息了挤兑风潮,挽回了民众的信心。紧接着,在逐渐摆脱北洋政府的控制后,中国银行花了将近十年时间,才彻底解决了遗留的“京钞”问题;其负责任的做法,更使本行的信誉倍增。1928年后,中国银行退出中央银行的角色,改组为专业的国家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因其倍受各界的信任,各项业务得到空前的发展,至1935年,货币发行额占全国总发行量的四成多,居四大国家银行之首,所发行的纸币,比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的信誉还要高。

    从1912年成立,到1928年中国银行被改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再到1942年因币制改革而停止发行纸币,且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专业银行。中国银行在这短短三十年里,经历了民国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等三个政府的更迭和抵制日本侵略者的金融侵略,无论在那个阶段,中国银行始终秉承谨慎理财的政策,以国家利益至上,不顾自己的得失,扮演着国家银行的角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银行除了极少数管理人员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外,绝大多数的职员,连同海外机构一起,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成为新中国的国家银行,并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大家都知道,中国银行自成立至今,都属于国家银行;发行了相当多的精美纸钞,从最早将“大清银行兑换券”的纸钞改作“中国银行兑换券”面世,到1912年6月初开始,陆续发行了自己设计的“中国银行兑换券”和以“中国银行”名义发行的正式纸币,一直到1942年6月停发,在30年的时间里,发行了近百种不同面值的民国纸钞;从1942年到1979年,由于政权的更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币制的变革(人民币是唯一的法定货币),中国银行一直担负着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重要角色,但不再发行货币;直到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有着丰富外币汇兑经验的中国银行再次被推上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同年,被国务院授权发行与人民币等值流通的“外汇兑换券”,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再次受到世人的瞻目;一向秉承谨慎理财政策的中国银行,成功搭建了外币通向人民币的坚固桥梁,维护了人民币的稳定,促进了改革开放的顺利向前,并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功成身退,赢得同行业界一片喝彩。
        


    1979年-1980年,为解决中美冻结资产问题、促进中美金融合作,恢复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的合法席位,作出重大贡献。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各司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能不变,但转为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的临近,1987年-1992年,取得港币与澳门币发行权。饱享盛誉的中国银行再次受命于身,在祖国的强力支持下,成功发行了香港钞、澳门币,还有连体钞和香港、澳门的奥运钞。

   1994年,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2004年,经过改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6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开启历史新篇章。

       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誉满全球。同年成功发行香港、澳门奥运会纪念钞,为本行发钞史,增添新的光彩。
 

标签: